畢業即「社畜」?工略:職涯規劃計劃 2025

近年來,許多畢業生都會自稱為「社畜」,是因為工作壓力過大?還是夢想與工作職業道路漸行漸遠?
「工略:職涯規劃計劃」於2月至5月期間舉辦一系列活動,與同學探索夢想和職涯之間的可能性。重點活動包括:一對一職涯輔導、職涯分享講座及性格透視工作坊。
本年書院再次與中大持續進修學院(CUSCS)合辦此計劃,根據同學本科專業及感興趣的行業,為每位參加者配對受專業訓練的職涯發展師。書院更鼓勵同學及早規劃職涯,勇於發掘自己的長處。
自我反思的重要性——開幕禮暨簡介會
麥敬堂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副院長及課程總監——專業及持續教育)及陳文軒博士(書院院務主任)出席2月11日的開幕禮暨簡介會,介紹職涯發展師的角色及計劃,更鼓勵同學主動尋找未來去向。
麥博士提及普遍同學在進入職場前欠缺自我反思,因此本計劃的職涯發展師不單是前輩的身份,更會利用不同工具幫助同學認知自己的價值觀、夢想和限制。了解各行業的同時,嘗試套用同學的能力到合適的職場,進行各種職涯可能性的反思。
「最鍾意翻工!」——職涯分享講座
書院有幸邀請歌手周殷廷先生(Yan Ting)及林溢欣校友(YY Lam)主持2025年2月18日的職涯分享講座,是次主題為「最鍾意翻工!」。兩位除了分享自己熱愛的工作,更提及不少同學進入職場前應有的態度。
聚會當日,有現場同學舉手發問,提及自己重考公開試後入讀護理系,但仍然未肯定將來是否應該進入本科行業發展。林溢欣先生表示欣賞同學,指他願意承認自己的問題,已經是難能可貴的「社會能力」。周殷廷先生認為徬徨的感覺會一直存在,無論就職還是人生層面,我們都要保持彈性,專注當下的同時都可以擁抱自己將來的可能性。
周殷廷先生被網民稱為「YT大哥」,上年開始免費到訪18區中小學演講,分享入行經歷。
林溢欣校友除了於補習界發展,近年更活躍於YouTube、媒體雜誌等媒體製作。
院長王香生教授(中)、副院長兼通識教育主任李鴻基教授(右二)、副輔導長謝志成教授(最右)、副通識教育主任梁德華博士(左二)及院務主任陳文軒博士(最左)到場支持,並與周殷廷先生及林溢欣先生合照。
性格透視工作坊x Mill Milk
計劃於2025年3月25日舉辦性格透視工作坊。書院有幸邀請本地創作媒體Mill Milk的兩位成員——牙朗及Tony,與同學一同認識不同性格特點,體驗職場各種狀況。
同學於工作坊前完成性格透視測試,並於活動當日根據各自性格類別分組進行活動。通過各組交流,同學發現及了解各種性格的限制。兩位Mill Milk的嘉賓更分享其入行及創作經歷,提醒同學除了要準備充足,面試前要想清楚自己有興趣的範疇,避免為了面試成功而答應不感興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