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連繫

聯合書院傑出運動員專訪

專訪嘉賓︰莊嘉欣 (2016/體育運動科學)
黎正邦 (2019/運動科學與健康教育)
蔡欣姸 (2019/地理與資源管理學)
俞雅欣 (2022/食品及營養科學)

撰文︰吳家怡 (05/中文)

體育是教育的重要一環,聯合書院向來重視體育,所以吸引了很多運動員學生加入這個大家庭。

資源豐富、關懷照顧

書院致力為學生舉辦各種體育活動,例如不同宿舍間的比賽,又有專門頒發給運動員的獎學金、陸運會等活動,能破記錄都有獎勵。天賦、努力再加上機會和適當支援,才能孕育出優秀的選手,然而在香港,排球並非精英運動項目,所以在香港當排球運動員特別艱難。

「香港男排第一人」黎正邦校友解說,精英項目的運動員只要達到某個目標就能入資源豐富很多的體院受訓,例如有住宿、膳食、營養師、物理治療等全方位照顧:「但我們沒有,即使打港隊也無法在體院受訓。在香港沒可能當全職排球員,也沒有全職球隊,很心酸,只能當自己表現很優秀時,自行在外國尋找機會。這是較難的地方但也是最開心的,因為我真的做到了。大學及書院的獎學金是很重要的支持,讓我在學時也能自費買機票、到外面住、到外國找職業隊跟操等,有著這些經歷才慢慢有機會打出去。」

香港三項鐵人選手蔡欣姸校友也說:「組爸組媽都說聯合獎學金等資源很豐富,這也是我當初選入聯合的原因。書院又有邁進地球村系列,交流機會很多,贊助的金額也高,我很多書院朋友都去了不同的國家。」剛畢業的香港跳遠運動員俞雅欣校友謂:「書院真的很支持—獎學金運動員,除了有必然宿位,書院職員也會提醒我們甚麼時候要交甚麼表格、有甚麼要做等等。」蔡欣姸想起以往代表學校去聯校運動會時,參加幾個項目也挺累的,而書院都會準備餐蛋治、檸水、熱奶茶等小吃給他們補充能量,她笑稱:「也試過可能預算不足,餐蛋治會變成牛油加麵包!這些看似微不足道,但都是書院對學生運動員的照顧。」

大學生活憶記

運動員雖然要勤加訓練,但生活並不枯燥。莊嘉欣校友讀體育,也有上莊:「幸好讀體育的人都很有義氣,如果我要去訓練或比賽,其他莊員就會互補幫忙。」黎正邦也有著偶爾日夜顛倒、與同學茶餘飯後談談天、下課後去吃吃Tea的普通大學生活:「最難忘的是UC CAN。每晚校隊練習後我們都會去UC CAN吃飯,那時我尚未嚴格控制飲食,喜歡吃甚麼就吃甚麼,很好吃,飯堂職員很友善。」俞雅欣也認同:「入學時常聽人說UC CAN難吃,但我覺得平均都是UC最好吃的呀!肉餅飯就很不錯,而且職員真的對學生很好,會認得我們,很有愛。」然而香港欖球隊員莊嘉欣卻不敢苟同,她笑說:「可能時代不同,我那年代的UC CAN不行呢。還記得當時有款汁叫非洲汁,沒人知道是甚麼,大家都不敢試!」

宿舍生活也叫大家印象深刻,黎正邦認為聯合位處山巔,地方很大住得很舒服,俞雅欣則讚嘆宿舍很善待學生,清潔姐姐都很好人,每星期還會幫他們清潔房間一次。現在似乎只有聯合有這種房間清潔服務呢!但俞校友也失笑道:「可是夜了回宿舍會令人崩潰,我最快也要25分鐘才能從火車站走回陳宿!」

蔡欣姸在學時為了備戰仁川亞運,早於大二就轉為全職選手,她笑謂現時大學有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 (SALSA),制度比以前完善很多:「我那時的教授很多會打問號:你又出去比賽?你知道怎麼交功課嗎?會較尷尬。我第一次去辦延期畢業時,職員還翻查了很多文件,問我延畢原因,到第二次再去就順利很多。」對她來說,對聯合印象最深刻的當數第一次參加聯合聚會:「聚會開始時會播院歌,我中學母校是協恩,院歌和我中學校歌的用詞都頗有中國文化色彩。我第一次聽院歌就覺得很有氣勢很雄壯,但因為用普通話演唱,我也是後來才看清歌詞。其中『善與人同,才由學廣,識古知今,開來繼往』我很有共鳴。『才由學廣』指有『天賦的才華,必須努力學習才能發揮出來』。這與運動一樣,我們有天賦去玩運動是上天賦予的禮物,但我們必須很努力練習才能發揮出來。下句意思是『認識往古,衡量當前。』就如我玩鐵人的師兄師姐都會分享比賽經歷,給了我們很多例子參照。因此,我第一次聽院歌時就覺得很有力量,很有使命感,印象深刻。」

堅持源於熱愛

四位全職運動員校友樂觀積極,受訪時全程笑著分享經歷,但箇中辛酸外人總有所聞。正所謂「多少春秋風雨改,多少崎嶇不變愛」,黎正邦直言:「會成為全職運動員一定是因為很喜歡這項運動,否則這路上的艱辛沒法挺過來。每天訓練、嚴控飲食、體能訓練等等,很辛苦。若非走上這條路,我的生活方式必定不會如此。」俞雅欣也斷言:「若不是當運動員,我肯定不會節食!」

莊嘉欣是全能型運動員,入大學時既打手球亦打籃球,還會跑步。直至升大二的暑假,在夏鼎基運動場跑步時看到有人在打欖球,她對這項較少接觸的運動很感興趣,就主動上前問師姐可否一起玩,便因緣際會開始了這項運動。「欖球的職業道路較清晰,打大專、打聯賽,給教練相中就可入隊跟操,他覺得你有實力就能留下。有人會說打欖球很辛苦,擔心我個子小會被撞死,但玩欖球其實很容易,你身型壯實可以撞、矮小跑得快有技巧則可以避,並非擁有某一種優勢就可取勝,這項運動的包容性很強。練習確是辛苦的,而且並非你努力付出多少就能在賽場上得到多少,在面對不同的失敗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時,我們可怎樣堅持繼續做想做的事?確實是很喜歡運動的本質才能當運動員的,當中的苦同時也是當中的樂,一體兩面。」

 

蔡欣姸也認為當運動員是苦也是甜:「我在尋找自己體能的極限,我很好奇,會一直發掘自己的潛能。就如去年,有次我連續踩了五小時單車共180公里,很累,但發現原來身體可以應付到五小時的單車訓練,我就會想下年能否去到六小時,甚至會否有一天我要踩到十小時才滿足?另一方面就是我心理的極限:我如何看待後浪推前浪?我會否因為他們贏了我就覺得自己很沒價值?我怎樣更成熟地面對壓力、面對比賽、面對逆境?疫情下很多運動員都無法訓練,我們如何發揮小宇宙,幫自己跳過難關?我如何做好計劃、如何將我學會的告訴我的後輩?這是我另一個要翻越的山丘。訓練當然艱苦,但在各種不明朗因素或逆境中卻不要第一時間放棄,一定能苦中作樂,找到解決辦法的。我可以用雙腳去探索世界。我們有很多在外國的訓練營,會去一般人不會去到的荒野,用自己雙腳踏上世界、看世界,很有滿足感,也會感受到自己很渺小。」

除了身心的磨練,運動員還要面對不可控的外在因素。俞雅欣曾九次打破香港跳遠記錄,卻因種種原因沒有得到過任何獎金。「我小學就開始玩田徑,一開始玩短跑,考完文憑試後,看到自己跳遠的潛力似乎更大就轉為跳遠。跳遠與球類或其他團體運動不同,會更清楚看到自己的數據與進步。2018年我已跳到香港的Rank 1,但只因當時我沒有出戰過亞洲水平的比賽,即使田徑總會提名我,香港奧委會始終不批准我去亞運。那時很沮喪,他們不在乎你實際跳出多少成績,那時我的成績對應亞運結果也是Top 8,但香港不讓我出賽。」運動員的職業生涯不算太長,每次出賽的機會都彌足珍貴。幸好2019年亞錦賽俞雅欣榮獲銅牌,取得了亞運入場券。「有時去到最後苦盡甘來也是快樂的,可能就是有之前的挫折,才讓之後的成功更可喜、更覺得來不易。」

職業發展

香港的精英運動員資助設有評核機制,全職運動員按類別及評核,每月資助由七千多至四萬多不等,若表現不佳就會降等,即每月資助額會不斷隨表現浮動。這兩年因為疫情沒甚麼比賽也會有所影響,即使能參加比賽,也要看那比賽有多少國家參加的才算,限制不少。俞雅欣慨嘆:「例如有個在外國辦的訓練營,我其中一名全職運動員隊友因為不是排首三位,就沒法隨隊訓練,即使提出自費也不獲批准,除非他退出全職運動員才可自資去。」

蔡欣姸就在各種限制下度過了八年的全職運動員生涯:「能這樣長時間參與精英運動項目很幸運,否則這些年我怎能到世界各地訓練及參加亞運等比賽?這可能涉及一、二百萬的開支。做滿八年就可以有退休金,可能會一筆過發放四、五十萬。」莊嘉欣也說:「我們進了體院,可以沒甚麼顧慮地做運動員,但香港的欖球員多是大學畢業再入隊打全職的,加上欖球的撞擊力度較大,能做滿八年獲發退休金的不算多。」

至於外國的運動界,俞雅欣說:「歐洲的運動行業體系發展很成熟,例如在外國,破自己國家紀錄,又或是全場最高分的首五名都會有獎金。外國田徑運動員的所屬俱樂部也會付費讓他們受訓及代表俱樂部出賽,完善的制度讓運動員能發展得更好。」

黎正邦是香港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在外國打職業隊的排球員。在外國打排球有分national season 與professional season,前者大約是6至8月的暑假時段,後者大約是每年9月至明年5月的時段。外國的職業選手就像明星那樣,可以由經理人出面與球隊談合約。他認為職業賽季,說白了就是收錢替人打工,所以壓力特別大。「因為外國還有外圍賭錢,你一球波可能已值數千元,又例如這球隊一定要取得首兩名出線才能去歐聯,去到歐聯又一定要取得甚麼成績,而你只要在本地聯賽表現稍遜可能已經沒機會。雖說會簽合約,但對方可以隨時中斷合約甚至寧願賠錢叫你走,那你下半季就會完全沒工作。」他說自己在外國屬外援,一般球隊請外援都會選擇別國國家隊或出戰過奧運世錦等大賽的實力球員,自己能到外國,實在機會難得。「在外國,隊友全都兩米高,有些可能已經打了十年職業賽,然而一天三節的訓練他們仍毫不馬虎,自己想稍事休息已感到落後於人。幸好隊友會分享很多經驗,是很珍貴的機會及回憶,我會盡快趕上甚至超越他們的腳步!」

可惜疫情下,球壇與很多行業一樣深受打擊,很多商戶破產無法贊助球隊,不少球隊直接宣佈破產。黎正邦也在這大環境下,回到香港的中學做全職教練:「12月學生打學界也打得如火如荼,因為已經教了他們一段時間,他們也有想衝的成績,我不想放棄他們,所以2022年暑假就只簽了半季合約,中間我也有打香港甲一的聯賽,23年1月就飛冰島打半季職業賽。我與學校簽的約全是一年一年簽的,但學校都很支持我,讓我請香港一些有名的球員代教數月,待我從冰島回來又能繼續教,到8月我會再看之後是全職打球還是當教練。」

盡早嘗試有興趣的事

俞雅欣認為大學是可以很好地發展興趣的時期,如果找到有興趣想做的事,就盡早盡全力去做。例如當運動員,一般四十歲前是黃金時期,越早開始才有更多時間發展潛能,免得日後後悔。「在中大讀書或當運動員都有很多支援,就算因此延期畢業,也沒人會覺得你有問題,有機會就應該爭取。」

莊嘉欣也鼓勵大家多作嘗試,找到喜歡的事情就去做。「主要是時間分配問題,要平衡好運動、讀書、拍拖、見家人等不同生活範疇,而當分配好時間,就要學會專注。例如我練波時就會專心練、見家人時就專心享受,否則那段時光就不是最快樂最優質的了。」

或有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蔡欣姸則認為合理訂立目標就可解決。「坦白說,我將運動放優先,讀書雖不馬虎,但我的目標會調整,不會訂得太高,不會要求自己爆4。可能3.3對我已很合理了,我能學到知識,我能滿足了就行。無論是學業、運動或是其他,所訂目標都應合理,否則只會徒增壓力、燃燒殆盡。我們不能要求自己每一項目都是專家,也並非每一項目都需要我們是專家。」

提到當下香港運動境況,蔡欣姸認為香港當下的氛圍對運動很正面,尤其各項目運動員在東奧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社會對整個運動行業都很支持:「運動員的認受性比十年前高很多,甚至對退役運動員重投社會也感覺良好,不會覺得他們不務正業。加上撥給的資源也多了,如果想做全職運動員,現時確實值得考慮並應該及時選擇的,因為也沒法等,機會眨眼就會錯過。」

黎正邦已於2023年1月出發往冰島打職業賽,而莊嘉欣、蔡欣姸、俞雅欣皆已取得23年9月杭州亞運會的入場券,將集中備戰。四位校友的經歷,讓我們看到縱「道阻且長」,然「行則將至」。謹此祝願四位比賽順利,再創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