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onary: 薈萃科技 開拓眼界

中文翻譯:葉卓樂(翻譯/四)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四年級生Rishika平日的學業繁重,但她不止著眼於應付學業,更是始創Visionary的其中一人,因此最近獲中大頒發2022年傑出學生獎:創新及發明獎項。Visionary是專為視障人士而設的智能眼鏡,旨在輔助他們日常出行。這副眼鏡看似平平無奇,其實結合了人工智能和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的科技,能夠讓用家實時接收關於四方八面的聲音訊息,以了解身處的環境。這項創新的科技更可轉達文字訊息,例如讀出地鐵和巴士站牌。

發明Visionary的動力源自於Rishika的個人經歷。在成為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的學生前,她曾夢想成為機師。但命運弄人,此時,她被診斷患上遺傳疾病,有可能導致她在任何時候失去視力,只能毅然放棄機師夢。「我以前不明白視障人士的困難,直至知道我有機會失明,從那時起便想了解更多視障人士的難處,並尋找解決方法。」她好奇他們是如何面對生活上的掣肘和背後的心路歷程,於是開始接觸視障人士,從而了解該提供怎樣的協助。「因為患病,我認識到很多有視力障礙的人,他們生活上往往需要依靠他人,其實很是沮喪。他們本來很有才華,但正因為難以獨自出行 ,以致工作受到限制。我想發明一樣東西,讓他們的才能得以在職場展露。這是Visionary的一大設計理念。」

就在校園附近,她找到了靈感。當時她每天前往科學園做暑期實習,發現視障人士找路時需不斷求助於人。「通常需要三人,一人負責引領前往觸覺引路帶(tactile pavement),另一人負責指示巴士站的位置,第三人則負責確認登上正確的巴士,然而這僅僅是大學站出口到巴士站的距離!由一處走到另一處根本不應花如此多工夫。這讓我意識到現行配套有漏洞需要填補。」她指出,Visionary旨在讓視障人士變得更自主,助他們融入香港社會。「失去視力不等如失去視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值得被聆聽。有時受大環境影響,我們會傾向輕視某一個群體,甚至不理解和尊重他們的經歷。其實身處於同一個社會,我們更要易地而處,一起支持和理解他們。我希望我的發明能為他們帶來應有的自主和尊重。」

Rishika在中大修讀的課程為設計Visionary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基礎,她的教授讓她更深入認識物件偵測(object detection)的技術,這是產品設計的重要一環。另外,她也修讀了幾門有關人工智能的課,清楚明白如何編制最合適的程式。現在的挑戰是將課堂教授的理論框架學以致用,應用到全新的發明上。

「我們正在開發產品原型的階段,需要資金購買不同規格的儀器和硬件,以試驗產品的運作。如果能收到任何形式的援助和捐款,我都會投放到Visionary的研發上,有助發展和改善產品。最終,我期望這家社會企業能夠獲利,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完善產品,讓世界各地更多人受惠。」她強調:「過程會很困難,但我會迎難而上!」Rishika的團隊下一步打算把Visionary拿到室外作實景測試,讓大眾認識這個產品,更希望讓更多有需要的人親身接觸Visionary。他們計劃與政府和非政府機構合作,將產品放到其下有視障人士參與的計劃之中,以及向重視多元共融的公司提供產品,以輔助有需要的員工。

希望有一天,Visionary會在香港甚至國際引起迴響,為社會帶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