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徑成就自己—羅芷元

學生記者:歐嘉詠同學(新傳/3)

從小開始,芷元的家人便十分鼓勵她多參加體育項目。小學四年級時,因為參加田徑選拔,繼而發現自己在跑步和跳遠上面有特別天賦。在學校老師的推薦下,芷元正式開始運動員生涯:在全港性比賽奪獎、用運動員計劃升學、再到現在的香港隊資格……她的生活已經與運動密不可分。

芷元笑指自己是很懶的學生,是典型的「Deadline Fighter」。即使是考文憑試,自己也是在最後一刻衝刺。然而,她不認為運動是學習的最大障礙。相反,運動能幫助自己學習。因為要平衡訓練和學習時間,所以她會特別專注於學業上,大大提升了學習效率。而且,她有一群並肩前行的同學。期中考時,有賴他們幫忙,自己才追上進度。當小組作業期限和比賽相撞時,同學們也會包容自己。芷元表示非常感激這群好同學令她在訓練時滿載歡樂。作為聯合體育學會的成員,協助籌辦陸運會和水運會的經歷更讓她留下了不少回憶。她也特別感謝聯合體育部張嘉儀女士(書院副輔導長)不時關心自己的學業近況,令她感到溫暖。

「既然有天份,為何不堅持下去?一於看看自己能達到什麼高度!」

每個運動員都會有一次元氣大傷的經歷,芷元也不例外。2022年中,芷元在一次訓練中大傷,甚至不能走路。「當時狀態很好,如果有比賽,想必會有好成績!」加上當時運動會的成績出爐,眼見所有人都在進步,唯獨自己原地踏步,她不禁自責:「為甚麼訓練也做不好?」、「是不是不適合這項運動?」然而,時間讓芷元成長了不少。在她心裏,跑步的價值不再停留在輸贏,而是自己成長和突破的證明,「滿足感」遠比「成功感」重要。

剛剛過去的杭州亞運,芷元是香港女子4×100米接力隊後備。她坦言,能在場上見證偶像比賽並和她們成為隊友,這種感覺很不真實。被問到會否因為做後備而失落,芷元認真地回答:「後備也是職位!」她回想起亞錦經歷,因為隊友負傷,須由自己替補上場。在場上任何運動員都做好自己的位置,隨時準備,下場後更要全力以赴。這不單是對隊員的尊重,更是對自己的要求。而且芷元相信即使是後備,也不代表實力和正選之間的落差很大。

「田徑運動員是有時限性的職業。」

許多大型比賽將會在2025至2026年舉辦,芷元正考慮轉做全職運動員,專注備戰。不過當中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包括學業和家人,所以還未下決定。不過她已經訂下短期目標:希望在下屆亞運擔任正選;長遠目標便是打破香港紀錄。她坦言:「一旦過了30歲,身體質素不復,便難以追趕成績。」因此,她希望能夠把握黃金時期,在運動場上大放異彩。

當被問到對運動員的支援及發展時,她認為運動員的前景並沒有外界想像中差。她的25個同班同學中,便有五位是全職運動員。香港體育學院會按比賽成績,頒發獎學金予運動員。再者,香港體育學院會向全職運動員提供免費膳食和宿位,對運動員的支持十分充裕。加上,運動員的職業導向都是做老師和教練,也能通過教課外活動班去賺外快。若不是家中最主要的經濟支柱,芷元相信養活自己也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