欖球小將—房傑鋒的心路歷程

學生記者:歐嘉詠同學(新傳/3)

傑鋒在升上中學前,完全沒有接觸過欖球,是在中學教練和朋友的支持下才開始了解欖球。傑鋒的中學老師是非撞式欖球教練,他估計是因為自己在陸運會一百米短跑比賽中表現出眾,所以教練才拋出橄欖枝,主動招攬自己加入欖球隊。傑峰指出因為怕玩欖球辛苦,所以自己一開始也猶豫不決。最終在朋友的鼓勵下才決定接受新挑戰,開展他的欖球生涯。他笑言:「那個慫恿我加入欖球隊的朋友已經沒有玩欖球了,但我還繼續!」他坦言朋友是自己玩欖球的最大動力——與朋友一起訓練、一起比賽、一起打鬧,這些都是他愛上欖球的原因。

傑鋒一開始對欖球一竅不通,慶幸老師十分有心,會利用不同小遊戲(如:「幫捉」等競賽遊戲),讓他熟習欖球規則。除了欖球外,傑鋒也先後嘗試過其他體育項目,如舞龍和跳遠,但他最終選擇欖球作為長遠發展。他指欖球最特別的地方是「很多變數」,未到最後一刻也不能放棄。他以舞龍為例,只要一步錯,滿盤皆輸,所以事前的準備功夫要做到百分百完美。然而,欖球並沒有註定的輸贏,只要還在賽場上,一刻也不能認輸。即使在比賽中落後,只要調整好心態和戰術,也可以反敗為勝,反之亦然。

「欖球是很累的運動。足球場的大小,籃球場的節奏。勝利要靠一整個團隊!」

雖然傑鋒十分謙虛地表示:「我的欖球生涯也算是順利。」但回看他的路程,不難發現一帆風順的背後也是荊棘滿途。中學首次打學界比賽時「我們是俾人劏!(意指輸了很多分數)」到第二年打學界比賽,沒有人相信他們的球隊能獲勝。他指先天因素例如身高等,都是決勝因素之一。當年傑鋒所在的中學隊隊員身形較為矮小,被人稱為「BB戰隊」。其他學校的球員都是出身自籃球隊、足球隊,身高相對地佔優。然而,房傑相信小至團隊合作,大至球隊戰術等後天因素才是致勝關鍵。後來,傑鋒所在的隊伍也贏下了大大小小的獎項,用賽果證明實力。

「一開始很辛苦,但很快就習慣,捱過就好了!」

傑鋒也曾有過放棄的念頭。疫情期間,他不停練習,卻苦無比賽,一時之間好像失去了目標。更禍不單行的是傑鋒於去年弄傷了半月板,由動手術到重回訓練花了起碼半年時間。就在他受傷沒多久後,球隊終於等來了去英國、葡萄牙等地進行友誼賽的機會,而傑鋒卻足足有幾星期獨留在港,自己一個去健身及艱辛地進行物理治療,默默地等待隊友歸來。習慣與隊友一起操練的傑鋒笑言:「當時好空虛、好寂寞!」慶幸的是教練們一直鼓勵自己堅持下去,自己也不願辜負他們,最終撐過了漫長的等待。

「以前入港隊是為了那件有型的波衫,現在是為了爭取正選的機會!」

傑鋒的短期目標是在香港七人欖球賽取得勝利;中期目標便是出戰亞運。因此,他積極地嘗試接觸不同的位置,裝備自己,隨時準備上場。他希望自己的技術更全面,可以兼顧到球場上每個角色。傑鋒為此制定嚴密的訓練時間表:早上七時半——練體能;早餐後與隊友練習。基本上,每天都是過着屋企和體院兩點一線的生活。身為全職運動員,傑鋒需要投放大量時間在訓練上,學業上難免會受到影響。「欖球是團體運動,一組人共同訓練是很重要!不能讓大家一起遷就我。」因此,他也十分感謝大學和教練的包容。一方面,大學允許自己延長修讀年期,每學期的學分要求也可特別調整,讓他可以把握黃金時期專注發展體育事業。另一方面,如果該學年沒有重要比賽,球隊也會讓自己做出相應調整,投放多點心力在學業上。傑鋒相信自己能在學業和體育間取得平衡。